PMP学习心得

更新 2017-8-10

上个月底收到邮件通知,考试已经通过,成绩差强人意:2P3M。
从备考经历来看,考试通过不是问题(侧面反映出该证的含金量很低),但学会PMP的思维并应用到工作中,是一长期项目。

引子

4月底开始,主要忙于准备PMP考试。在学习PMP之余,通过freecodecamp学习Bootstrap,通过iTunesU学习Swift,由此技术心得总结没有以前那么频繁了。在学习PMP中,发现PMP中的一般通用理论,对工作、项目以及公司人际交往等都有帮助。下面,就自己的经历发表下个人的浅薄看法(虽然考试成绩还未出来,有可能没有通过:-()。

PMP项目管理

生活、工作中的事,无论大小,都可以当作一个项目。因此,做事的时候,项目管理的通用理念无疑可以运用其中。简单的事情,可以省略某些环节、步骤,但不意味着处理事情的思路也可以省略。我建议,每一件小事,每一个项目,都能完整地以项目管理的思路去对待,那么个人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会得到很大的提高。
下面,结合所学所思所想,把自己的些许心得记录下来。

干系人

所谓干系人,就是和项目有关系的人。准确的定义囊括两方面的意思:和项目有关的人;受项目影响和自认为受项目影响的人。有利益的地方,就会有纷争,而这说到底,还是由人引起的。所以,识别“人”,识别他们的期望和利益,很重要。而且,越早识别越有利,识别得越充分越有利。
以最近遇到的事情为例:收到某部门求助遇到某issue求解决的邮件,邮件同时抄送了产品支持组和市场组。当时,刚收到邮件的时候,我以为是个技术问题。正准备理清头绪,然后交由产品支持组接手时,我突然想了下,为什么也抄送了市场组。进一步调查才发现,这个issue不单是纯技术性的问题,还兼有业务调整——市场组在两周前对某个环节进行了修改。因此,接下来的步骤,就是召集该部门和市场组代表讨论后进行处理。

沟通

沟通在一个组织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沟通的目的是弄清干系人的需求,当前发生的问题,和成员共享信息。挖掘需求有很多的方法,如会议、图表、直接谈话。会议怎么开一直是个永恒的话题。就我的经验而言,开会前最好准备个材料(涉及商业机密的不要发),告知开会的主体和议程,带着问题和目的去开户,效率会比较高。还有一个重要的地方,就是会上内容和团队共享。实际中,经常发生团队代表参加了会议,但却没有很好的会议结论和各自团队共享。这种情况下,建议预先定义相关术语,使大家对业务和技术的理解一致。如果是纯技术的沟通,那就会相对简单:技术文档是技师人员的利器,不容易造成误解和盲点。

风险

风险是项目绕不开的问题。对于技术出身的人员来说,最大的问题就是只认为技术上的可行/可能与非作为风险的单一来源。而其实在实践中,技术上造成的风险,可以通过变更范围/时间/技术方案来解决。倒是和组织相关的政策流程、行业约束相关的风险,需要多多分析,免得考虑不全,影响项目进度。

团队建设

一个高效的团队,必定有一位高情商的项目经理。在没有系统学习PMP之前,就深深地体会到团队建设的成败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成功。团队建设的成功与否,直接取决于项目经理的情商——和不同的人,用不同的方式,说不同的话,解决不同的问题。实际项目中经常会遇到技术“牛人”——就是觉得技术我最牛,没我项目就黄的nerd,与此同时,还经常鄙视不懂技术的PM。和这样的人打交道就要注意既发挥其所长,又在团队中体现出PM的领导力。这样不单单是人际技巧的范畴,更多的是个人的情商。
以冲突解决为例,我印象最深刻的是,在一个开发进入倒数周期的项目,主力前端和后台开发吵起来了。当时,我当机立断,了解情况后,凭着自己的经验,同他们二位一起立马定下方案,避免了延期的风险。这种情况下,立马下决断是必须的选择。后来,我也反思,如果是设计阶段或者开发开始阶段,我又该怎么处理?我想,此时应该收集各方意见,开会讨论,比较论证再做判断。

一些方法和图表工具

我们常见的头脑风暴,鱼骨图,思维导图等工具在PMP都有介绍,主要侧重方法/工具的特点,和应用场合。学习过后,决不意味着掌握了这些方法/工具。比如思维导图,我之前看过相关的书;平时看书的时候,也会用思维导图记录笔记,但我还是觉得没有深刻的理解这个工具。同样的,在学习质量管理的时候,龙卷风图,决策树图等等,都是需要在实践中深入的。就像大家都有一块生铁,需要各自修炼才能铸造成你的利器。

结语

以上是迄今个人的一点体悟,可能不够完成,也有点浅薄,但我个人是深感裨益。正如书中所说:提供了项目管理的一般理念和方法论。运用到实际的时候,还是要根据现状灵活处理。但我想说明的是,运用项目管理的思想来思考问题,处理工作,的确可以大大提高人的思维、工作和业务能力。
其实,原本想打算成绩出来以后再写本文。后来一想,如果考试没过,我就不总结了吗?至少,我还是学到知识的,想到这里,就厚脸皮的把浅见拿出来曝曝光了。

Comments